• <button id="0goeq"></button>

    <dd id="0goeq"><track id="0goeq"></track></dd>
    <rp id="0goeq"></rp>

  • <ol id="0goeq"></ol>

      一圖讀懂區政協工作

      2022年工作回顧

      2022年是十六屆區政協開局之年。一年來,區政協及其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對重慶所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在中共渝北區委的堅強領導下,按照市第六次黨代會和區第十五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團結帶領政協各參加單位、廣大政協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發揮政協作為堅持和加強黨對各項工作領導的“重要陣地”、用黨的創新理論團結教育引導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臺”、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識的“重要渠道”作用,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著力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建設,守正創新、認真履職,展現了政協奮發有為、奮勇爭先的新樣子,為助推全區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1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在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上勇擔政協責任

      始終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作為最高政治原則,旗幟鮮明講政治,堅定不移跟黨走,團結引導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理論武裝更加自覺。

      ◆區委領導堅強有力。

      ◆黨的建設更加扎實。

      2 堅持實事求是勇于實踐,在構建協商議政新格局中彰顯政協作為

      著眼于推動人民政協制度在渝北的具體實踐更加生動,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協商民主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努力使專門協商機構“?!背鎏厣?、“?!背鲑|量、“?!背鏊?,使之與新時代人民政協的使命更相適應。

      ◆班子帶頭率先垂范。

      ◆工作載體規范有序。

      ◆協商機制運轉有效。

      3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提升建言資政質效中展現政協擔當

      牢固樹立政協發揮作用不是靠“說了算”,而是靠“說得對”的理念,圍繞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緊扣凝智聚力搭好“舞臺”,不斷提高建言“靶向性”、增強資政“含金量”。

      ◆全會協商廣泛深入。在區政協十六屆一次會議上,全體委員以界別協商的方式,協商討論“一府兩院”工作報告、計劃報告、財政報告。委員們圍繞經濟轉型、城市建管、交通建設、生態文明、民生保障、民主法治等各個領域,提出意見建議609條,歸納梳理為9個方面236條協商意見轉送區政府及相關部門,有力助推了相關工作的開展。

      ◆專題協商重點突出。聚焦黨政工作的重點、群眾關心的熱點、社會治理的難點,按照年度協商計劃,開展議政性常委會會議、主席會議等專題協商25次,編發政協協商專報11期,報送書面協商意見130余條。

      ◆對口協商協同聯動。各專委會發揮對口協商切入點小、針對性強的優勢,打好協商、通報、座談、監督“組合拳”。緊扣提升參保企業服務質量、提升高層建筑消防安全水平、生態氣候旅游示范區建設、精神衛生體系建設、青少年身心健康等問題,開展對口協商23次,提出了76條建設性意見供相關部門參考。

      ◆堅持“協商于決策之前”,根據區政府商請,全年就重郵互聯網產業學院落戶、長安新能源項目落地、恒大類恒大項目風險化解等19個重點項目和重要事項,廣泛運用政協專業人才庫、專家委員等力量,反復討論、深度協商,向區委報送協商意見24條,促進民主決策、科學決策。

      4 堅持高舉團結民主旗幟,在更好凝聚共識中匯集政協力量

      認真落實政協統戰責任,不斷提高從“說得對”到“說得入腦入心”的工作本領,廣泛凝聚人心、匯聚合力。

      ◆引領委員形成共識。強化委員教育引導。關注委員思想動態。豐富委員聯系形式。

      ◆履職實踐增進共識。促進黨派團體的團結合作。一年來,各黨派團體提交集體提案193件、作大會發言13篇、被采用社情民意792篇,參與專題協商75人次。廣泛開展聯絡聯誼。加強與兄弟政協的聯系交流,市政協領導來區調研8次,接待市內外區縣政協來區學習交流22次,在宣傳渝北、促進合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面向各界傳播共識。發揮委員面向基層、貼近群眾優勢,勇擔履職之責,架好“連心橋”。一年來,委員們立足崗位、深入基層、亮明身份,聯系基層群眾752人次,向黨委政府或相關部門轉送群眾意見建議219條。據不完全統計,在戰高溫、抗疫情工作中,廣大委員捐款捐物110余萬元。各界別委員發揮專業所長,在困難職工慰問、扶貧濟困、送醫送教、法律援助、科普宣傳等方面廣泛開展履職活動。

      5 堅持求真務實履職為民,在做深做實經常性工作中發出政協強音

      堅持人民政協為人民,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促進民生改善作為工作重要著力點,努力提升政協經常性工作質量。

      ◆提案辦理提質增效。區政協十六屆一次會議以來,共征集提案842件,立案提案464件。區級領導領銜督辦,《關于加快完善渝北居家養老服務的建議》等25件重點提案全部辦理落實,產生良好示范效果。所有提案協商率、辦結率、滿意率均達100%。在政協提案的推動下,一批群眾關心、委員關注的問題得到解決?!蛾P于加快開行我區至川渝高竹新區的跨省城際公交的建議》,助推我市主城區首條跨省公交線路按期開行。

      ◆調研視察注重實效。全年完成調研課題15個,努力推動成果轉化。關注疫情之下企業生存發展,對311家企業進行調研,形成《渝北區企業經營困境分析與應對策略》,助推穩企惠企政策有效落地。圍繞“提升渝北社會事業工作質效”,調研提出教育、醫療、文體等6個方面17條針對性建議,受到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及時轉化為抓落實的具體舉措。堅持深入一線,組織視察42次,用踏遍渝北大地的足跡書寫為民履職的時代答卷。

      ◆社情民意及時精準。在西南政法大學等4個單位設立社情民意信息直報點,聘請5名專家委員擔任特邀信息員,打造精品信息。全年編報社情民意信息1237篇,區內采用1064篇,市政協采用87篇、轉報全國政協68篇。2022年獲評市政協履職貢獻獎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進單位。

      ◆文史宣傳傳承發展。

      ◆政協學習日新日進。

      6 堅持固本強基提升本領,在加強自身建設中展示政協風采

      把提升能力素質作為服務政協履職的重要抓手,著力加強機關效能,推進“兩支隊伍”建設,強化擔當作為,以新氣象干出新時代人民政協新樣子。

      ◆機關建設效能突顯。

      ◆委員隊伍充滿生機。

      ◆干部隊伍充滿活力。

      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新的一年,區政協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宣傳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市第六次黨代會、市委六屆二次全會、區第十五次黨代會、區委十五屆四次全會精神,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凝心聚力砥礪奮進,為推動中共二十大精神在渝北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全力譜寫渝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嶄新篇章貢獻政協智慧力量。

      1 把牢政治方向,堅定維護核心

      引導廣大委員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2 建好協商平臺,傾力服務中心

      緊緊圍繞中共二十大重大決策部署,按照“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的要求,更加自覺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渝北改革發展出實招、謀良策。

      3 堅持團結民主,共筑政治同心 

      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作用,動員社會各界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一起來想、一起來干。

      4加強自身建設,提振干事信心

      實現黨的領導、黨的工作、黨的組織作用在政協系統的全面和有效覆蓋。

      區政協十六屆一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

      提案工作凝結了廣大政協委員的心血智慧,承載著承辦單位的責任擔當,展現了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在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為推動渝北經濟社會發展和增進民生福祉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各承辦單位堅持把提案辦理與部門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辦理質效進一步提高。目前,所有提案全部辦結,達到了協商率、辦結率、滿意率三個100%。一大批提案意見建議轉化為促進政府科學民主決策、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治理水平提升的政策措施和惠民成果。

      圍繞經濟高質量發展思良策

      緊扣培育新動能、加快科技創新等方面提出具有前瞻性、科學性提案138 件,承辦單位高度重視,充分吸納。

      聚焦民主法治建設建諍言

      著力社會治理難點、重點領域改革創新等方面提出具有預見性、可行性提案39 件,承辦單位認真研究,積極回應。

      立足文化自信自強獻睿智

      緊貼文旅和民宿產業規劃、公共文化服務等方面提出具有引領性、多元性提案65 件,為區委、區政府決策集中建言。

      緊扣社會事業發展出實招

      聚焦改善民生福祉、公共事業發展等方面提出具有時效性、針對性提案142 件,助推一批“急難愁盼”民生問題得到解決。

      著眼生態文明建設提對策

      立足生態環境保護、環境污染治理等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可持續性提案46 件,助力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編輯:陳道圣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1. <button id="0goeq"></button>

      <dd id="0goeq"><track id="0goeq"></track></dd>
      <rp id="0goeq"></rp>

    2. <ol id="0goeq"></ol>